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今日:0    总帖:81
admin
4786
       原文转自:http://game.zol.com.cn/213/2138869.html 文:姚舜禹  不要告诉我成熟是什么,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  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在刚开始的瞬间结束。                             ——郑智化·《别哭,我最爱的人》  这一切还得从《仙剑奇侠传四》说起。  2007年8月,《仙剑奇侠传四》在北京举行首发仪式,制作人张毅君(工长君)、张孝全(笑犬)等人到场签售,现场出现了由玩家排起的长长的购买游戏的队伍,这种情形一般只有在日本,每逢《最终幻想》、《勇者斗恶龙》这种大作发售时才能看到。  现场有几幕颇令人感动。其中有一位玩家表示愿意出钱捐助上海软星,支持《仙剑》的研发,被婉拒后,他购买了好几套游戏才肯离开。还有一位从广西特地乘飞机赶来的15岁女玩家,在得到了张毅君的祝福之后,她激动地哭了。在上海《仙剑四》豪华版首发现场,有一位玩家在上海大剧院门口等待了13个小时,只为购得一套限量梦璃版。  《仙剑四》一周内销量达20万套。这在如今日渐萎缩的单机游戏市场中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然而,就在此后不久,网上就传出张毅军、张孝全辞职的消息,紧接着,上海软星就正式宣布解散,一连串的变故来的都是如此突然,令人错愕。  无数疑问摆在我们面前——《仙剑四》卖得好好的,怎么上软就解散了?二张的离职到底又所为何故?《仙剑》系列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经过多方走访取材撰写了本文,希望能解答各位心中的疑问。  一、事出有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海软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和母公司大宇的经营策略难脱干系。  北京软星是台湾大宇公司在内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代表作有《大富翁》;上海软星是北京软星的分公司,主要负责开发《仙剑奇侠传》系列,同时也有《阿猫阿狗》这样优秀的原创作品。上海软星既受到母公司大宇的财务管制,又要听从北京软星的指挥。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上海软星的自主权最小。  当初成立上海软星,是北京软星的总负责人——“仙剑之父”姚壮宪的主意,他将《仙剑奇侠传》系列交给张毅君、王世颖等主力干将,而自己则专心开发《大富翁》。  姚壮宪当初离开台湾到北京,其实多少带有赌气的成分。因为他尽管是大宇的王牌制作人,但前前后后这几年过得并不算开心。这其中有大宇内部的问题,也有他自己的问题。  大宇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其他游戏公司不太一样,比如在开发一款游戏时,会招进很多完全没有游戏开发经验的人,员工只要有好的创意都可以提出来,并且很容易被接纳。但是那个时候单机游戏市场很兴旺,游戏种类和数量并不多,因此只要做出游戏都会有人买,因此掩盖了这种管理模式很多弊端。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玩家的口味越来越高,钱也就越来越难赚。姚壮宪所经历的第一个游戏黄金时代——个人英雄时代结束了。  与此同时,个人电脑也正在从Dos平台全面转向Windows平台,单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小打小闹是不足以做出叫好又叫座的商业游戏。姚壮宪以往已经习惯了独来独往的制作风格,面临如今的技术和理念的双重转型,他面临许多矛盾和困惑。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那就是尽管他制作了最赚钱的两个系列《大富翁》和《仙剑奇侠传》,但大宇给他的待遇却只是一个中级别的项目主管。在大宇上市前,曾公开让员工认购原始股,但并没有给他更多的份额,这让他觉得非常不公平,于是当其他组的主管帮组员提升认购额度时,他却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导致他的组员应得的利益受到了很大损失,这引起了很多人对他的不满。  大宇上市后,内部管理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原先一批骨干开发人员纷纷走上管理岗位,其中也包括姚壮宪。由于管理经验的缺乏,小组制度的弊端也在转型后逐渐显现,小组间缺乏交流、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明显。姚壮宪的精力更多地放在项目规划和人事安排等方面,同时也暴露出他性格的很多缺点。为了避免别人插手《大富翁》和《仙剑奇侠传》的开发,他对小组成员加以过多的限制和保护。当时大宇决定向世嘉土星(SS)移植《仙剑奇侠传》,并确定由“狂徒创作群”的林嘉裕负责时,便引起了姚壮宪的不快。此后,当林和他的小组的几位美工走比较近时,他便警告林“不要打他组员的主意”,并且每次在林嘉裕索要《仙剑奇侠传》DOS版程序源代码时,姚壮宪总是以“硬盘坏了”等理由拒绝提供,林和组员只能从游戏中提取程序,并重新编写,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资源。在完成SS版的移植后,林嘉裕愤而退出狂徒创作群。  而姚壮宪与狂徒另一核心人物——谢崇辉的关系也不甚理想。谢崇辉是《仙剑》一代的主企划,为游戏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他的名气却远不及“仙剑之父”的姚壮宪。在构思《仙剑二》时,姚谢二人的制作理念产生了重大分歧——姚壮宪坚持认为《仙剑二》应该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而谢崇辉则认为《仙剑二》应该延续一代的故事,两人争执不下,最终谢崇辉无奈只得转去开发新作《霹雳奇侠传》。而姚壮宪为了让游戏达到《FF7》、《铁拳3》的品质,不断修改剧本、推翻策划案,不仅开发人员叫苦不迭,让本就人手不足的开发组进度更是步履维艰,最后《仙剑二》的开发终于搁浅。  2000年8月,大宇在北京注册了软星科技有限公司,姚壮宪觉得这是自己一次发展的机会,可以脱离总部的种种束缚,于是他仅带着张毅君一个人来到了北京。经过初期的艰苦奋斗,北京软星初具规模,不仅招募到很多游戏开发人才,还制作了《仙剑客栈》这部创意性的小品游戏,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就在《仙剑客栈》发售不久,也就是北京软星刚刚成立一年之际,姚壮宪做出了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决定,让张毅君带队,与张孝全、王世颖等主力开发人员赶奔上海,成立了北京软星的分公司——上海软星。  其实游戏做好最重要,露不露脸根本不重要。研发人员应该让游戏中的人物变成明星,而不是自己。  ——摘自张毅君BLOG 二、重任在肩  上海软星的情况比较特殊,虽说是分公司,但真正的性质却只是一个子团队。姚壮宪曾要求张毅君只能开发《仙剑奇侠传》系列的游戏,并且一定要做好。这是有原因的,当初姚壮宪提出由上软负责开发《仙剑》续作时,就遭到了大宇总部的否定,总部认为张毅君之前一直没有独立负责过大型项目,他的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胜任《仙剑》这样重量级的产品,另外对大陆研发人员的技术是否能做出高水准的游戏也表示怀疑。在姚壮宪的极力保证下,总部才勉为其难的放行。而姚壮宪之所以执意要将《仙剑二》拿到上软去做,主要就是避免总部方面的过多干涉,面对这份信任和期待,张毅君深感自己的责任之重。  很快,让姚壮宪和张毅君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谢崇辉的《仙剑二》提案通过了总部的批准,这让姚壮宪愤怒不已,他认为总部的做法实在有些欠妥,他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因此他一面敦促张毅君尽快将《仙剑二》的提案上交,一面积极与总部联络,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但最终大宇还是将《仙剑二》的开发权交给了谢崇辉,而上软所提供的《仙剑二》则变成了《仙剑三》。  由于总部对上软并不抱太大的期望,初期启动资金仅给了65万美金(约合540万人民币)。这样的规模做一款三流游戏可能还算够用,但制作像《仙剑三》这样的大作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张毅君一直在开发的RTS游戏《汉朝与罗马》也进入到了吃钱的阶段,更加速了资金的消耗。  就在局势并不十分明朗之时,大宇总部突然传来谢崇辉的开发小组集体离职的消息,留下了烂尾的《仙剑二》。为了不让“仙剑”之名受损,姚壮宪不得不回到台湾,与其他几位制作人一起收拾烂摊子。可此时离制作档期结束只有不到一年,游戏的完成度却并不高,就算姚壮宪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支离破碎的游戏变成经典之作,于是《仙剑二》在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仓促推出,自然引起了玩家的强烈不满,一时间恶评如潮。  《仙剑二》的失利带给张毅君更多的压力,《仙剑三》有可能会因为玩家产生的逆反心理影响到销量,一旦《仙剑三》也失败,后果就非常严重,不仅《仙剑》初代多年来累积的口碑可能会消失殆尽,上软也可能会随之关门大吉,就算运气好没有倒闭,但今后也会和《仙剑》绝缘。可以说,《仙剑三》还未出世,就注定是一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作品。  张毅君和开发人员更加清楚这个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制作《仙剑三》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在不计报酬、不辞劳苦的加班,张毅君每天的工作时间更是超过15个小时,他们在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条件,做出最好的效果。  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仅靠拼命加班就能解决的。《仙剑三》项目进入到后期,65万美金基本已所剩无几,总部拒绝再追加投资的决定让上软陷入了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连办公用品都买不起,张毅君只得自掏腰包,勉强维持公司的运转,但凭他个人的财力又能支持多长时间呢?那个时候张毅君特别绝望,他想到过求助姚壮宪,但自尊心让他没有这么做。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与寰宇之星的签约金成了一笔救命钱,靠着它项目终于得以完成。  2003年7月,仅隔了半年时间的《仙剑三》正式发售,游戏的素质大幅度的超过了预期,征服了包括内地、港澳台在内的所有玩家。游戏限量版一度被炒到12000元人民币,一扫之前《仙剑二》失败的阴霾,成为玩家心目中真正的《仙剑》续作,甚至还有很多从来不知“仙剑”为何物的玩家也被《仙三》独特的中国文化底蕴与良好的游戏性所吸引,成为该系列的忠实拥趸。  据统计,《仙剑三》共卖出50多万套(盗版约为300万套),总销售额达到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的中国游戏市场绝对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盗版更加会是一个奇迹)。《仙剑三》的佳绩不仅让姚壮宪扬眉吐气,同时也让大宇总部打消了所有疑虑,将《仙剑奇侠传》的独立开发权留在了上软。  小野人与菱纱、梦璃、紫英、勇气等等人物的互动,有很多其实都是研发人员平日给我的感受。我很庆幸认识这批同事,因为大家都保有一颗爱玩但又执著的心,工作辛苦但还是很快乐。  ——摘自张毅君BLOG 三、步履蹒跚  尽管《仙剑三》的成功让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上软带来多少切实的利益。因为上海软星没有独立的财权,大宇规定上软只能拿到内地销售的纯利润,而台湾、港澳的销售利润都归总部所有。这样算下来,能够留在上软的资金只有500万~600万,这点钱填补完公司的缺口以后也就所剩无几了。但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上软要发展、《仙剑》要开发新作,这都要进行资金储备。最重要的是,《仙三》开发组拼死拼活忙了三年,迫切地需要奖金来慰藉一下。张毅君权衡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公司发展为重,并没有发放太多的项目奖金,这个做法引起了不少员工的不理解,他们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心里很不舒服,于是纷纷提出辞职。很快,一批骨干开发人员离开上软,张毅君尽管心痛,却也无力挽留。  众所周知,2003年后,伴随着上海的房地产行业的爆发,人力物力的成本也开始飞升。三年后的500多万,实际作用可能连三年前的一半都不到,而上软员工的薪资待遇也和2001年时没什么区别。《仙剑三》的成功只是让上软声名远播,而开发资金的规模反而却不如三年前了,这是让张毅君和上软人感到的最不公平之处。只能靠一些低成本的项目(比如《仙剑三》 资料片“问情篇”)来创盈收,为《仙剑四》的开发积累资金。  实际上,台湾大宇公司的待遇之差是业界一直所公认。通常是靠着知名系列和制作人招进员工,但开发完一个项目后,这些人就会觉得付出和获得不成比例而选择离开,所以也有人讽刺大宇是“培训基地”。从大宇出去的研发人员水平都不错,普遍要求却都不高,因为他们在大宇享受的是业界最低等级的待遇。  这个习惯也延续到了北软和上软,相对来说北软要好一些,而上软则有点像“后妈的孩子”,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绩,总部也不会因此而放宽政策,始终是冷冰冰的态度,未免让人感觉有点心寒。张毅君只能动用有限的资金,在不影响《仙剑》续作开发的前提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其中《阿猫阿狗2》就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作品,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但因为单机市场环境恶化的影响,最后也只能叫好而不叫座。随着《仙剑三外传:问情篇》的完成,又有一批老员工难以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和低廉的薪资待遇而离开上软,其中甚至包括《仙剑三》主力策划王世颖。这次离职后,上软的元老所剩无几。看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离去,张毅君也想到了过一走了之,但对《仙剑》的感情让他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就这样一直挨到了《仙剑四》的项目的开始,他决心再奋力拼搏一次。  那么,大宇总部为何始终对上软的管理策略如此冷漠呢?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后,单机游戏市场的日益衰落,开发公司纷纷解散或倒闭。随着盛大公司掘到的第一桶金的诱惑,更多的单机开发商转向网络游戏开发,大宇也是其中之一。但初次的几次试水均告失败,产生了巨额的亏损,加之单机市场的萎缩,对大宇的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连续几年亏损对上市公司打击是非常致命的,对于现在的大宇来说,迫切需要利润来填补亏空,而《仙剑三》创造的利润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在网络游戏市场屡次失利,但大宇并没有动摇转型的决心,并不断加大投入。对单机游戏研发的预算则不断削减,从《轩辕剑五》的素质中即可看出端倪。姚壮宪的想法也比较类似,他在不断扩展新的产品思路,积极着手研发网络游戏。于是,上软的《仙剑四》就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发工作。  大宇工作八年,看过太多沧桑,又小又穷的上软照顾仙剑六年,虽然辛苦,虽然不能做得更好,但是无惧无悔!  ——摘自张毅君BLOG  四、壮士断腕  拿着极其有限的资金,却承载着无数玩家的期望,不允许有半点敷衍和粗心;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劳动,却拿着低于行业标准的薪水;用心制作的游戏,却换来那些使用盗版的玩家无端的指责和唾骂,这就是上软员工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的压力。  在《仙剑四》的很多人物对话,都强烈地透露着一种沧桑和辛酸,这难保不是制作人员的心声。在游戏一处隐藏地点中,《仙剑四》开发人员化身为一个个小妖怪,向玩家诉说心中的理想和委屈。看了这些,让人觉得心中不是滋味,仿佛这个结局早已注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难怪有不少玩家在玩过后感慨地说,《仙剑四》的故事其实就是上软自己的故事。  在《仙剑四》正版说明书中,张毅君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前言。其中道出了上软这七年来的辛酸历程,以及不足为外人道的烦心事。“或许离开的大家都有各自的原因,但最为可惜的便是某些受不了玩家辱骂而心灰离开的战友。他们超量工作仍能怡然自得!看着销售量好像很高但利润很低的成绩还能继续奋斗!一边玩着欧美大作一边看着资金限制下自己的作品还能保持希望!但是每当面对恶意的批评,却往往不支倒地。”  看到这里,不知那些等游戏出了,就在网上四处打听“有下载吗”,然后只玩了个开头就跑到论坛上大骂“垃圾”、“和FF、DQ完全没可比性”的所谓“玩家”,现在又作何感想?当你们随心所欲地践踏别人劳动成果时,又可曾想过,今天你们可以痛骂仙剑,而明天你们连骂的对象没有的时候,难道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玩那些国外大作了?  张毅君在前言中还写到,“百年之后,仙剑本身并不重要,赚的多少也不重要,付出多寡也不重要,因为一切终将归于尘土……重要的是游戏乃人性所躯,不懂得经营、把握与坚持,便是等着他国文化洗脑,年青一代将不负记取何谓传统文化,岂不为国人悲哀?”  可见,张毅君并不是仅仅把《仙剑》当作一款游戏在做,他希望《仙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将浩瀚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渗入到每一位玩家的心中。尽管《仙剑四》各方面都不如那些国外的大作,但这种文化底蕴却是它们所无法具备的,因为《仙剑》是我们中国人开发的游戏,如果有朝一日《仙剑》、《轩辕剑》都不复存在,或是名存实亡,那么对于中国玩家来说绝对是一个悲哀至极的事。  但是,盗版的冲击和玩家的恶意中伤还打不倒坚强的张毅君,让他已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对于总部的积怨。《仙剑四》在中国内地的利润约有1000万人民币,这部分资金本应该为发展上软、开发《仙剑五》而准备,大部分都要挪用到其他项目上,留给张毅君的还是只有600万人民币,这和七年前开发《仙剑三》、三年前开发《仙剑四》的资金规模相同,但不同的是,如今的人力物力的成本是多少?如今游戏开发规模的又是多少?很多人喜欢拿《仙剑四》和《最终幻想》或《勇者斗恶龙》比——好,那我来告诉各位,《最终幻想7》的纯开发费用为45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亿6000万,那些整天批判《仙剑四》不如国外大作的人不妨算算,这个数字大约是上软开发资金的多少倍?  那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仙剑四》的CG动画又少又难看,画面有些过时,人物动作有些呆板了吧?好,如果你明白了,我也不希望你说什么,做什么,明白就好。  《仙剑4》的诞生多少带有一些悲剧色彩。本来是好好的游戏,却被Star Force加密软件弄得频繁卡机;正版验证也无可厚非,但偏偏就因为服务器太少造成拥堵而无法认证;台湾出精装版也是好事,但就是因为质量低劣打击了玩家收藏正版的热情。不明真相的玩家痛骂《仙剑四》,痛骂上软,看着这些无理的漫骂,回想大宇这么多年来对上海软星的冷遇,未来又要面对《仙剑五》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毅君真的觉得有些倦了。  2007年9月,张毅君、张孝全辞职,上海软星宣布解散,剩余工作将由北京软星接手。至笔者截稿日前,上海软星的员工无一人加入北京软星。 结束语:  得知上软解散的消息,很多玩家痛哭失声。他们为什么要哭?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家制作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灵性、血性、个性的团队,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坚持独立风格的优秀的游戏制作人。未来也许会有《仙剑》,但必定不会是那个工长君的《仙剑》了,必定不会是那个有些沧桑、有些自嘲,但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桀骜不驯、一股中国人的尊严的《仙剑》了,必定不会是那个能让玩家落泪的《仙剑》了。我始终认为,一个游戏的形式可以被照搬,但其中的灵魂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走的。  最后,请允许笔者引用一段《仙剑四》结尾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伤感的文章,希望离开上海软星的有志之士都能找到理想的职位,继续自己的梦想。  “不管仙剑四最终的评价好坏;  不管以后是否还有缘相聚在一起;  在仙剑十四年的风雨是非之中;  大家又在一起共同刻画了一次人生的烙印。  ——大宇最小团队 上海软星感言”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狂徒传说》(作者:历史の道标)与《软星七年》(作者:大狗),特此表示感谢。  注2:谨以此文献给成立仅六年的上海软星公司,并向所有《仙剑奇侠传四》的开发人员致敬。
6 0 1791天前
admin
4183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ME科技故事只需输入作者名,电脑就能帮你生成一篇“SCI级别”的计算机论文。摘要、背景介绍、实验结果、图表、讨论以及结论等都一应俱全。世上就是有这等美事。只要你想,一口气就能搞个几百篇计算机论文。尽管SCIgen只是一个网页程序,但它产出的论文格式可能比一些本科论文还要规范。上图是本人用SCIgen自动生成的论文,SCIgen官方网站为https://pdos.csail.mit.edu/archive/scigen/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一试。 不过也别高兴得太早,到目前为止AI还无法取代人类完成科研任务。别看这些生成的论文有模有样,但根本没有地球人能看得懂。不是因为太高深,内容纯属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在学术界总是会有人上当。将这些计算机论文,投稿到一些国际学术期刊还会被录用,极具讽刺意味。         学术出版界也是个江湖,同样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人,都奔着证明自己或是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来。而SCIgen这个程序的诞生,就是为了戏耍学术界的那些“野鸡期刊”。这些只以盈利为目的的野鸡期刊也叫掠夺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学术质量与信誉都很低。他们的日常就是疯狂地给科研人员发送垃圾邮件,以“征集论文”之名吸引那些没有发表经验的学者上当。一般来说在论文发表前,学术刊物主编会邀请专业领域内有一定造诣的同行学者,评议论文的质量。这也叫同行评议,刊物会按评议结果决定是否发表。但掠夺性期刊,只要钱到位他们都能安排论文的发表,连审都不用审。因为日常不堪骚扰,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的几个学生就看不过去了。2005年,Dan Aguayo、Max Krohn和Jeremy Stribling三人,决定向这种”水”得不行的期刊和会议宣战。从左到右分别为Dan Aguayo、Max Krohn和Jeremy Stribling那时已临近学期末,但这MIT三剑客还是花了一两星期去开发这个小程序。SCIgen的原理很简单,有些类似于填词游戏。学术论文的格式是非常相似的,它本身就充满了专业词汇和固定的句式。而SCIgen则能够从固定的词库中,随机抽取出这类计算机领域内的专业术语,以符合语法的方式生成文本。再加上一些漂亮的图表和详细的参考文献等,就能骗过不少外行。但这个软件真没多厉害,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全文是在“胡说八道”。要怪,就怪一些期刊和会议灌水得太过分了。不出所料,他们第一篇自动生成的论文就攻破了WMSCI(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会议的防线。这篇论文名为《Rooter:处理接入点与冗余的典型合一方法》,看似高大上其实内容根本不知所云。而WMSCI会议,不但接受了这篇假论文,还邀请作者出席会议作报告。这下可高兴坏了MIT三剑客。毕竟在这之前,他们就听说WMSCI会议以接受水货著称,但没真想到他们居然这么水。于是,他们便把SCIgen攻陷WMSCI的事情经过发到网上。一波嘲讽下来,这在科研圈立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毕竟大家早就看不惯这些掠夺性期刊和会议。这下WMSCI会议是颜面扫地,立马撤回了对他们团队的邀请。不过,失去报告资格,这三剑客反倒来了兴致。利用在网络上众筹来的2500美金,他们决定将恶作剧升级,搞一波大的。这三人,长途跋涉地在同一天赶往了会议所在的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就在大会举办的同一地点,他们租了一块场地,用“假身份”开了一场属于自己的“分会场”。想要伪装一场学术会议并不难,和论文灌水一样只要有钱就够了。而报告内容用SCIgen就能无限生成,这种垃圾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除此之外,他们还置办了一批假的宣传海报、假名片、假胡子和假发等。反正,这场学术会议的一切都是假的。但这并不妨碍有人上当,当时来听他们装模作样演讲的人还不少。如果不明真相,或许这些人到现在都仍以为自己是在听WMSCI的报告。 但这场闹剧,并没有随着这场假学术会议的结束而收场。刚开始,只是IEEE撤销了对WMSCI会议的资助。到后来,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SCIgen产出的“钓鱼文”在其他学术期刊“试水”。现阶段,这三位SCIgen元老已步入职场,深藏功与名。而他们留下的这款软件,则将学术界搅得天翻地覆。        例如,德国的学生利用这款神器,就攻下了2008年和2009年在中国武汉举办的两个IEEE国际会议。当时,Schlangemann教授就被当成知名学者,还被邀请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出席。但Schlangemann教授并非真有其人,他只是一个由这位学生创造的虚拟角色。而这个名字,则源于一部名为Der Schlangemann的德国电影。 Schlangemann教授还有虚拟的个人网站,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Der Schlangemann的形象,比想象中还要讽刺现在SCIgen的访问量依然惊人。每年的浏览量仍超过60万次,无数钓鱼文在源源不断地产出。这导致了这个页面,隔几个月就要崩溃一回。2013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的研究员Cyril Labbé就透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他在IEEE和Springer出版公司旗下的期刊中,就发现了超过120篇SCIgen生成的诈文。对于自己是否已彻底排查出所有乱入的伪论文,Labbé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他本人也无法从有限的订阅源内下载所有的论文。这也是学术出版商常常遭到诟病的一点。想在期刊上发论文需要收取高昂的版面费,但想在上面下载论文则又要付另外一笔费用。就算是作者本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想要下载都不能例外,一律收费。而除了期刊的审核不严格,Labbé还揭示了另一个漏洞。那就是,利用SCIgen这类垃圾论文软件,竟可以给自己狂刷h指数(H index)。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少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这是评价个人学术成就的一个新方法。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但所谓的H指数,在SCIgen的捣乱下就无法起效了。当时,Labbé就以“IKE ANTKARE”作为作者名(注意,IKE ANTKARE这人并不存在),用SCIgen生成了102篇垃圾论文。这让IKE ANTKARE在谷歌学术中的h指数,一下子飙升到了94。他还一度挤进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科学家中h指数排名的前六。当然,为了让h指数变高,他也用了一点小技巧。这100篇假论文中,每篇都会对所有作者名为IKE ANTKARE的假论文进行引用。而为了让谷歌学术能够对这100篇论文进行索引,Labbé还在参考文献中加入了唯一一篇真实的,已被谷歌学术索引的论文。“我自己引用自己”,就这样IKE ANTKARE凭一己之力就成了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一虚拟人物的h指数,甚至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当然,IKE ANTKARE这颗学术新星陨落得也很快。因为Labbé已经将自己的一系列骚操作写成论文,对世人公开了IKE ANTKARE的虚拟身份。随后谷歌学术,就对IKE ANTKARE进行了封杀并删除了他的论文。因为一些知名学术期刊,会对这些计算机生成的诈文照单全收。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一些作者会把SCIgen当作赚钱的工具。于是,为了揪出这些混入科学期刊的诈文,Labbé就与Springer合作特意开发了一款针对SCIgen的软件——SciDetect。这款开源软件,能够自动检测出哪些是由SCIgen生成的假论文。但在这之后,SCIgen的创始人之一Stribling是这样评价此事的。“他们开发了一个新程序,而不是制定更好的政策让所有被接受的论文有更好的评审过程,这事本身就挺搞笑的”。事实上,SciDetect的作用并不大,想要绕开这个程序的检测并不难。Stribling表示,如果这是一场军备竞赛,他敢打赌再次骗过SciDetect只是时间的问题。事实上,学术钓鱼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了。早在1996年,量子物理学家艾伦·索卡尔(Alan Sokal)撰写的一篇科学诈文,就引起了一场“科学大战”。他将一篇充满了常识性错误的论文,投稿至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标题为《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结果《社会文本》的五位主编,都没有发现这是一篇诈文,还一致通过将文章发表。东窗事发,这立即触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科学大论战,世界众多著名的媒体都参与其中。相比SCIgen,艾伦·索卡尔还是比较有诚意的。尽管内容还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论文毕竟还是他自己亲手炮制的。他将量子物理学中的术语、后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的术语,还有他自己捏造词句糅合在了一起。于是便得到了一篇毫无学术内涵,但又充满“后现代”风格的诈文。而作为学术钓鱼的鼻祖,之后的学术钓鱼事件都被称为“索卡尔的平方”。那么学术钓鱼,何时能消失?很简单,只有鱼儿不上钩,钓鱼就会自动失去意义。*参考资料Adam Conner-Simons.How three MIT students fooled the world of scientific journals.MIT News.2015Jerrusalem.“三傻”大闹科研坞:我们怎么钓出了那些水货?.果壳网专访.2015李慧翔.给我一篇假论文,我能骗倒半个地球.南方周末.2013John Bohannon.Hoax-detecting software spots fake papers.Science.2015CYRIL LABBÉ.One of the great stars in the scientific firmament. ISSI NEWSLETTER.201
6 0 1824天前
admin
4619
资源名称:Stulz C5000 空调说明文档 资源类型:PDF 资源Hash: File: D:\Desktop\C5000.pdf Size: 816335 bytes Modified: 2019年4月16日, 12:20:46 MD5: B2DE785881081831CA8D1D288C6B8849 SHA1: 50C4E040EABD0C273278E66274FFB7B8778C18E2 CRC32: D8D273D4 预览:下载地址:本地下载   分流下载
4 0 1835天前
admin
5321
    原文摘自:http://www.rupeng.com/forum/thread-1215-1-1.html     编者注: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但里面的一些看法仍然很实际,值得推荐一看    我始终认为,对一个初学者来说,IT界的技术风潮是不可以追赶的,而且也没有能力去追赶。我时常看见自己的DDMM们把课本扔了,去卖些价格不菲的诸如C#, VB.Net 这样的大部头,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而许多搞不清指针是咋回事的BBS站友眉飞色舞的讨论C#里面可以不用指针等等则让我觉得好笑。C#就象当年的ASP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果许多学校的信息学院成了“Web 学院”。不少大学生都去做Web 了。当然我没有任何歧视某一行业的意识。我只是觉得如果他们把追赶这些时髦技术的时间多花一点在基础的课程上应该是可以走得更远的。  几个误区         初学者对C#风潮的追赶其实也只是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误区之一。我将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现象,你可以按部就班的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认为计算机技术等于编程技术:      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想法,在潜意识中也有这样的冲动。让我奇怪的是,许多信息学院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念头。认为计算机专业就是编程专业,与编程无关的,或者不太相关的课程他统统都不管,极端的学生只要书上没带“编程”两个字他就不看。      其实编程只是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一种复杂性最低的劳动,这就是为什么IT业最底层的人是程序员(CODER)。计算机技术包括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方面。编程工作只是在这些具体技术在理论研究或者工程实践的过程中表达算法的过程。编程的人不一定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就一定很高。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大师级的计算机技术研究者是不懂编程的。网上的炒作和现实中良好的工作待遇把编程这种劳动神秘化了。其实每一个程序员心里都明白,自己这些东西,学的时候并不比其它专业难,所以自然也不会高档到哪里去。  咬文嚼字的孔已己作风:      我见过一本女生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教材,这个女生像小学生一样在书上划满了横杠杠,笔记做得满满的,打印出来一定比教材还厚。我不明白的是,像计算机网络原理这样的课程有必要做笔记?我们的应试教育的确害了不少学生,在上《原理》这一类课程的时候许多学生像学《马列原理》一样逐字背诵记忆。这乃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行为。所谓《原理》,即是需要掌握它为什么这样做,学习why,而不是how(怎样做)。极端认真的学生背下以太网的网线最大长度,数据帧的长度,每个字段的意义,IP报头的格式等等,但是忘了路由的原则,忘了TCP/IP协议设计的宗旨。总之许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却等于什么也没学。      在学习编程的时候这些学生也是这样,他们确切的记得C++语法的各个细节。看完了C++教程后看《Thinking in C++》(确实是好书),《Inside C++》,《C++ reference》,this C++, that C++……,然后是网上各种各样的关于C++语法的奇闻逸事,然后发现自己又忘了C++的一些语法,最后回头继续恶补…。有个师弟就跟我说:“C++ 太难了,学了这里忘了那里,学了继承忘了模板。”我的回答道:“你不去学就容易了”。我并没有教坏他,只是告诉他,死抠C++的语法就和孔已己炫耀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毫无意义。你根本不需要对的C++语法太关心,动手编程就是了,有不记得的地方一查MSDN就立马搞定。我有个结论就是,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对程序语法的了解是最微不足道的知识。这是为什么我在为同学用Basic(我以前从没有学过它)写一个小程序的时候,只花了半个小时看了看语法,然后再用半个小时完成了程序,而一个小时后我又完全忘记了Basic 的所有关键字。  不顾基础,盲目追赶时髦技术:      终于点到题目上来了。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够马上跑起来,变成钱。这种想法对一个已经进入职业领域的程序员或者项目经理来说是合理的,而且IT技术进步是如此的快,不跟进就是失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是时间充裕的大中专在校生),这种想法是另人费解的。一个并未进入到行业竞争中来的初学者最大的资本便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学习基础性的东西,学习why 而不是how。时髦的技术往往容易掌握,而且越来越容易掌握,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为了最大化的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但在IT领域内的现实就是这样,越容易掌握的东西,学习的人越多,而且淘汰得越快。每一次新的技术出来,都有许多初学者跟进,这些初学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而使得自己在跟进的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而等他学会了,这种技术也快淘汰了。基础的课程,比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等虽然不能让你立马就实现一个linux(这是许多人嘲笑理论课程无用的原因),但它们能够显著的减少你在学习新技术时学习曲线的坡度。而且对于许多关键的技术(比方Win32 SDK 程序的设计,DDK的编程)来说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在大一时我还找不到开机按纽,他已经会写些简单的汇编程序了。我把大二的所有时间花在了汇编,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上,而他则开始学习HTML和VB,并追赶ASP的潮流。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学习SDK编程,时间是漫长的,这时我才能够用VC开发出象模象样的应用程序。我曾一度因为同学的程序已经能够运行而自己还在学习如何创建对话框而懊恼不已,但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和我谈判的公司开出的薪水是他的两倍还多。下面有一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假设学习VB编程需要4个月,学习基础课程和VC的程序设计需要1年。那么如果你先学VB,再来学习后者,时间不会减少,还是1年,而反过来,如果先学习后者,再来学VB,也许你只需要1个星期就能学得非常熟练。  几个重要的基础课程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我建议你仔细的掌握下面的知识。我的建议是针对那些希望在IT技术上有所成就的初学者。同时我还列出了一些书目,这些书应该都还可以在书店买到。说实在的,我在读其他人的文章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作者列出一个书单。  大学英语-不要觉得好笑。我极力推荐这门课程是因为没有专业文档的阅读能力是不可想象的。中文的翻译往往在猴年马月才会出来,而现在的许多出版社干脆就直接把E文印刷上去。学习的方法是强迫自己看原版的教材,开始会看不懂,用多了自然熟练。吃得苦下得狠心绝对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品质。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汇编语言-关于体系结构的书遍地都是,而且也大同小异,倒是汇编有一本非常好的书《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黑色封面,杨季文著)。你需要着重学习386后保护模式的程序设计。否则你在学习现代操作系统底层的一些东西的时候会觉得是在看天书。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我们的开发总是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如果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你在自己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无论如何,操作系统原理是必读的。这就象我们为一个芯片制作外围设备时,芯片基本的工作时序是必需了解的。这一类书也很多,我没有发现哪一本书非常出众。只是觉得在看完了这些书后如果有空就应该看看《Inside Windows 2000》(微软出版社,我看的是E文版的,中文的书名想必是Windows 2000 技术内幕之类吧)。关于学习它的必要性,ZDNET上的另一篇文章已经有过论述。  数据结构和算法-这门课程能够决定一个人程序设计水平的高低,是一门核心课程。我首选的是清华版的(朱战立,刘天时)。很多人喜欢买C++版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C++的语法让算法实现过程变得复杂多了,而且许多老师喜欢用模块这一东西让算法变得更复杂。倒是在学完了C版的书以后再来浏览一下C++的版的书是最好的。  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是越到后来就越发现它的重要,虽然刚开始看时就象看马哲一样不知所云。我的建议是看《实用软件工程》(黄色,清华)。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记条条框框,看不懂就跳过去。在每次自己完成了一个软件设计任务(不管是练习还是工作)以后再来回顾回顾,每次都会有收获。  Windows 程序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Petzold著》我建议任何企图设计Windows 程序的人在学习VC以前仔细的学完它。而且前面的那本《Inside Windows 2000》也最好放到这本书的后面读。在这本书中,没有C++,没有GUI,没有控件。有的就是如何用原始的C语言来完成Windows 程序设计。在学完了它以后,你才会发现VC其实是很容易学的。千万不要在没有看完这本书以前提前学习VC,你最好碰都不要碰。我知道的许多名校甚至都已经用它作为教材进行授课。可见其重要。  上面的几门课程我认为是必学的重要课程(如果你想做Windows 程序员)。      对于其它的课程有这样简单的选择方法:如果你是计算机系的,请学好你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如果不是,请参照计算机系的课程表。如果你发现自己看一本书时无法看下去了,请翻到书的最后,看看它的参考文献,找到它们并学习它们,再回头看这本书。如果一本书的书名中带有“原理”两个字,你一定不要去记忆它其中的细节,你应该以一天至少50页的速度掌握其要领。尽可能多的在计算机上实践一种理论或者算法。      你还可以在CSDN上阅读到许多书评。这些书评能够帮助你决定读什么样的书。  日三省乎己          每天读的书太多,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定要在每天晚上想想自己学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相关的东西需要掌握,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在一本书上花的时间太长还是不够等等。同时也应该多想想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应用,这样能够让你不是追赶技术潮流而是引领技术潮流。同时,努力使用现在已经掌握的技术和理论去制作具有一定新意的东西。坚持这样做能够让你真正成为一个软件“研发者”而不仅仅是一个CODER。  把最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这是对初学者最后的忠告。把每个星期玩CS或者CS的时间压缩到最少,不玩它们是最好的。同时,如果你的ASP技术已经能够来钱,甚至有公司请你兼职的话,这就证明你的天分能够保证你在努力的学习之后取得更好的收益,你应该去做更复杂的东西。眼光放长远一些,这无论是对谁都是适用的。      相信你已经能够决定是否学习C#或者什么时候去学它了。
3 0 1838天前
admin
3928
1.    任何程序一旦部署即显陈旧。2.    修改需求规范来适应程序比反过来做更容易。3.    一个程序如果很有用,那它注定要被改掉。4.    一个程序如果没用,那它一定会有很好的文档。5.    任何程序里都仅仅只有10%的代码会被执行到。6.    软件会一直膨胀到耗尽所有资源为止。7.    任何一个有点价值的程序里都会有至少一个bug。8.    原型完美的程度跟审视的人数成反比,反比值会随着涉及的资金数增大。9.    软件直到被变成产品运行至少6个月后,它最严重的问题才会被发现。10. 无法检测到的错误的形式无限多样,而能被检测到的正好相反,被定义了的十分有限。11. 修复一个错误所需要投入的努力会随着时间成指数级增加。12. 软件的复杂度会一直增加,直到超出维护这个程序的人的承受能力。13. 任何自己的程序,几个月不看,形同其他人写的。14. 任何一个小程序里面都有一个巨大的程序蠢蠢欲出。15. 编码开始的越早,花费的时间越长。16. 一个粗心的项目计划会让你多花3倍的时间去完成;一个细心的项目计划只会让你多花2倍的时间。17. 往大型项目里添加人手会使项目更延迟。18. 一个程序至少会完成90%,但永远完成不了超过95%。19. 如果你想麻烦被自动处理掉,你得到的是自动产生的麻烦。20. 开发一个傻瓜都会使用的软件,只有傻瓜愿意使用它。21. 用户不会真正的知道要在软件里做些什么,除非使用过。
3 0 1852天前
admin
3957
原文作者乔纳森·丹尼可(Jonathan Danylko)是一位自由职业的web架构师和程序员,编程经验已超过20年,涉足领域有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房地产、医疗、保险和公用事业。正如乔纳 森在文中所言,本文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入门的程序员。如果你已是高级开发人员,或许你在本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从11岁时,我就一直在编程,并且一直都很喜欢技术和编程。这些年来,我积累了一些艰难又容易的经验。作为一名程序员,你或许还没这些经验,但我会把它们献给那些想从中学到更多的朋友。 我会持续更新这些经验,我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感想,但就我这20年来看,我想下面这个列表中基本不需要增添额外的东西了。下面就是我至今最难忘的经验。 1. 估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时间。不要怕,承认吧!我曾见过一些程序员为了解决一个特殊问题而坐在显示器前面8小时。为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制吧,1小时、30分钟或甚至15分钟。如果在这期间你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去寻求帮助,或到网上找答案,而不是尝试去做“超级堆码员”。 2. 编程语言是一种语言,只是一种语言。随着时光推移,只要你理解了一种语言的原理,你会发现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 。你所选择的语言,你应该觉得“舒服”,并且能够写出有效(而且简洁)的代码。最重要的,让语言去适应项目,反之亦然。 3. 不要过于注重程序的“设计模式”。 有时候,写一个简单的算法,要比引入某种模式更容易。在多数情况下,程序代码应是简单易懂,甚至清洁工也能看懂。  4. 经常备份代码。在我年轻时,我就有过因硬盘故障而丢了大量代码的经历,这经历很恐怖的。只要你一次没有备份,就应当像有着严格的期限,客户明天就需要。此时就该源码/版本控制软件大显身手了。 5. 承认自己并不是最顶尖的程序员 - 知不足。我常想,我对编程了解已足够多,但是总有其他人比你优秀。正所谓,“一山总比一山高”。所以,向他们看齐吧! 6、学习再学习。正如第5点所说,我经常会在手里拿一本计算机或编程相关的杂志或书(不信,可以问我的朋友)。诚然,总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技术,你可以从中学习以保持不落后。如果你有一种灵巧的方式来获取你需要的新技术,那你每天都应该坚持学习。 7. 永恒的变化。你 对待技术/编程知识,就应像你对待股票一样:多样化。不要在某一特定技 术上自我感觉良好。如果那种技术或语言已经没有足够支持,那你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更新你的简历,并启动培训新计划。我能保持前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呢?至少了 解两到三种语言,所以,如果某种语言过时了,你在学习新技术的时候还可以依靠另一种语言。 8. 提携新人。协助并且培养初级/入门的开发人员学习优秀的编程方法和技巧。也许你还不知道,在帮助他们向更高一层前进时,你自己也在向更高一层提升,你会更加自信。 9. 简化算法。代码如恶魔,在你完成编码后,应回头并且优化它。从长远来看,这里或那里一些的改进,会让后来的支持人员更加轻松。 10. 编写文档。无 论是Web服务的API,还是一个简单的类,你尽量编写相应文档。我曾经引以为豪的代码注释,因过度 注释而有人指责。给三行代码加一行注释,只需要你几秒时间。如果那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技术,千万别担心过多注释。如果你能很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大多数架 构师、后备程序员、支持组都会感激你。 11. 测试、测试再测试。我是一名黑盒测试粉丝。当你完成编码后,你“被认可”的时候就开始了。如果你们公司有QA部门,如果你的代码中有错误,那你得到的评论,会比项目经理还多。如果你不彻底测试自己的代码,那恐怕你开发的就不只是代码,可能还会声名狼藉。 12. 庆祝每一次成功。我见过很多程序员在解决编程技术难题后,会和同伴握手、击掌或甚至手舞足蹈。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会碰到“顿悟”。如果一个程序员高兴地跑来叫你去看他的非凡代码,也许你已经看过这样的代码100遍了,但你也应该为了这个家伙而庆祝第101次。(编者注:《庆祝成功的九种方式》。) 13. 经常检查代码。 在公司,你的代码要经常检查(包括自查和其他同事检查)。不要把别人的检查,看成是对代码风格的苛求。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有建设性的批评。对个人来说,经常检查你的代码并且自问,“我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呢?” 这会让你加速你的成长,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 14. 回顾你的代码。在 看到自己以前的代码时,通常会有两种方式:“难以至信,这代码是我写的”和“难以至信,这代码是 我写的”。第一种往往是厌恶的语气,并在想如何改进它。你也许会惊叹,旧代码也能复活成为一种更好的程序,甚至是一个完整的产品。第二种通常带着惊奇和成 就感。开发人员应该一到两个自己完成的项目成果,能让众人不禁而立并注目而观的项目。同样,基于你优越的编程能力,你可以把过去的程序或项目拿出来,把它 们更新为更加优秀的产品或想法。 15. 幽默是不可缺的。在我20年的开发生涯中,我还没有碰到哪位程序员是没有幽默感的。实际上,干我们这行,幽默是一项必备品。 16. 谨防那些无所不知的程序员,不愿分享的程序员,还有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当你遇到这几种程序员时,你自己要谦虚。无所不知的程序员,更想当一个英雄而不是团队成员;保守的程序员则是在编写着他们独享的代码;而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则会每十分钟就来问你一下,当代码完成后,代码已经是你的,而不是他们。 17. 任何项目都不会那么简单。朋 友、家人和同事曾请求我仓促做一些事情,仓促做一个程序或者网站。对于这样的事,应该 从双方做计划,才能做出令两方都会满意的东西。如果某人起初只是需要一个使用Microsoft Access的、只有有3个页面的网站,但来就很可能变成一个有15个页面的网站,并使用SQL Server,有一个论坛,还有一个定制的CMS(内容管理系统)。 18. 任何时候不要想当然。假如你承接一个简单的项目,你可能会认为某个部分可以轻松完成。千万别这样想!除非你有一个类、组件、或者一段已经写好的代码,并且在现有的项目已经测试通过。不要认为这将是很容易的。 19. 没有已经完成的软件。曾经有一位程序员告诉我,没有软件是已经完成的,它只是“暂时完成了”。这是明智的忠告。如果客户还在使用你写的程序,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如果有机会,你仍在更新它,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让你不断地前行。 20. 耐心是一种美德。当 客户、朋友或家庭成员用电脑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受挫,进而想砸电脑,或气冲冲地离开。我一直在 告诉他们,“是你掌控电脑,不是电脑掌控你。”对于用作编程的电脑,你要有一定的耐心。一旦程序员知道问题所在后,他们就会站在电脑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说 “哦,这就是为什么它是这样做。”
2 0 1852天前
admin
4314
低电压大电流或者高电压小电流会不会触电?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多少老电工都说不清楚,今天一起来看看!首先低电压大电流不会触电(我说的“触电”指的是产生麻、痛等触电的感觉),还有一个高电压大电流的问题,我一并告诉你——高电压小电流也不会触电。一,低电压大电流。这里的“大电流”,指的是某设备在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而我们触电的时候,实际流过我们人体的电流,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触电电流”吧。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工作电流一定要比触电电流大。为什么?电器在工作时,就比如说灯泡吧,这个灯泡在工作的时候,产生的电流是I工作=U/R灯。而当我们触电时,产生的电流就是I触电=U/(R灯+R人)。人体的电阻阻值是很高的,因此,当电路中的电压很低时,由于R灯很小,所以工作电流(I工作)很大;当我们触电时,由于人体接入了电路,与灯泡串联了,而人体的电阻又比较大,电路中的电压又没变,所以触电电流(I触电)就很小了。二,高电压小电流。高电压和小电流也是一样——为什么电器的电压很高而电流很小?因为电器内部有很大的电阻呀!I=U/R,虽然电压U很大,但只要R也足够大,产生的工作电流就会很小。电蚊拍就是这样的——电压3000V,电流只有0.1A。所以为什么人摸电蚊拍的电网时不会触电呢?人接触到电网,触电电流I=U/(R拍+R人)。此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只会比0.1A更小,自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三,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我们常常听说“安全电压36V”和“安全电流0.03A”,上文说到的“高电压”或“大电流”,很明显都超过了安全值,为什么我们还是不会触电呢?产生这种疑问的朋友,主要是因为混淆了“触电电压”、“触电电流”和“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这里所说的“安全”,指的是人触电时,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人体的电流。低电压小电流时,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很小(低电压本身不高,经过电器分压后,人体两端电压就更小了),流过人体的电流也很小,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高电压小电流时,人体两端的电压经过电器内电阻的分压(分压公式为R1:R2=U1:U2,电阻越大分压越多),实际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很小;电流我们刚才同样算过了,就不多说了。
13 0 1874天前
admin
4933
摘自: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deep/204680.htm哗众取宠的结局如果仔细说起PSP为什么会在中国流行,大概可以列出不下一千种理由。可千言万语 说到归齐,没有破解的PSP肯定无法成为影音游戏通吃的装X利器,也不会在街头巷尾地铁公交里成为装机量第一的掌上设备。稍微对PSP熟悉一点的人可能都 知道,PSP在2000型之前的时代有着各种美好,所有的自制软件和破解都畅通无阻。后来SONY的CEO来了一趟中国,看到比日本专卖店规模还大的水货 电玩批发之后就回去痛下决心,彻底整改PSP的主板构架,愣是把这机器的破解漏洞给堵上了。导致PSP3000型苦等半年多才等到一个软件漏洞破解。随后 就是硬件厂商和破解黑客们之间的战斗,你升级固件,我升级自制软件,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让时间回拨到一年前,2010年1月最后两 天,SQUARE ENIX的PSP大作《王国之心 梦中诞生》发售,这个使用了新升级文件的游戏让所有拿着PSP等破解的玩家傻了眼。游戏的特殊构造让目前的自制系统无法运行ISO文件。此时最早开发破解 固件M33的大神Dark Alex早已退隐,百分之九十九的玩家都在使用GEN小组的自制系统。所有人都希望能有人出现破解掉这个游戏,让自己能玩到最新最快的PSP新作。实 现这个愿望的并不是国外黑客,而是一名国内的自制软件制作者。在这之前我们用盗版的时候虽然总不忘自夸一句我国人民勤劳勇敢什么的,但其实心里都明白,大 部分破解高手集中在德国和俄罗斯,历代游戏主机的破解都跟国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我们宁愿相信群众的力量无穷大,相信茫茫人海中总会有人站出来解决这个 问题——反正肯定不是摇旗呐喊的自己就行。这个人的ID已经不用复述,在高调开贴声称自己要破解《王国之心 梦中诞生》后,他的帖子点击率和回复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的人认为他是哗众取宠,有的人从PSP游戏文件构成分析这件事儿的难度,也有人更直接 地冷嘲热讽……然后在大约一周后,他放出了在游戏中开启金手指软件的截图,游戏破解成功。十天后,他放出了破解傻瓜包。几周后,他放出了可以直接玩更高版本系统下游戏的自制固件。于是所有的质疑和讽刺都化作此起彼伏的赞扬,他的帖子被标红,他的破解让外国玩家也不远万里过来注册,他的名声传遍了世界,他的ID被尊称为大神,就像曾经带给PSP破解最佳思路的Dadk Alex一样。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DA在没有开发M33后续固件后,论坛上那些质疑和嘲讽的声音,甚至有人跑到DA的国外官方论坛上叫骂。那些帖子和言论随着时间沉入系统深处,却没能沉淀出伸手党们平静的心态。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位曾经被称为国人骄傲的“大神”,在成功开发出两代自制固件,破解掉许多新游戏之后,也遭遇了相似的一幕。是个玩PSP的都知道《怪物猎人P3》要在2010年的12月1日发售,既是为了纪念《怪物猎人》系列周年庆,也是为了让软件商的年度财报好看一些。对于这款在中国和日本都有着极高人气的游戏,每个粉丝都热切期盼着。在《怪物猎人P3》发售前一周,“大神”发帖表示破解毫无压力。目前自制固件无法运行该游戏,但他可以通过一些改进搞定一切。接下来的精彩,超过的最初所有人的想象。“大神”有一个习惯,必须等到游戏发售一周后公布销量才发布破解。《怪物猎人P3》偷跑数日,各大论坛上憋着等下载的人数概超过了六位,帖子里各种惨嚎和胡言乱语不计其数。不负众望的“大神”用数小时即完成了《怪物猎人P3》的破解,随后宣布可以先给各大汉化组,以便汉化组能够尽快让大家玩到汉化游戏。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只有愿望。当时得知“大神”已经破解了《怪物猎人3P》的伸手党们本已躁动不安,有人说这搞破解的在装X,有人说他是为了赚取眼球和点击率,当然还有更难听的,总之人性的各种精彩就在这一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变了味的网络喧嚣中,这个故事忽然急转直下。“大神”私下给出的破解补丁被自己熟悉的一位论坛版主泄露出去了,于是大部分支持的声音瞬间变成了声讨 ——凭什么你能给他却不给我们玩?更有甚者,人肉出了“大神”的个人信息要发布出去。威胁到了现实生活的“大神”惟有选择退出PSP破解界,从此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在离开网络之前,他发布了还在完善中的新自制固件,并留下了无奈的留言——“看在我让你们玩了这么多新游戏的份上,让我安静的离开吧。”当国外PSP破解黑客得知这位东方同行退出之后,几乎在第一时间发表了遗憾的声明,甚至他们也承认这同道中人才是“有史以来最好的PSP破解黑客”。但这一切已无法挽回,《怪物猎人P3》破解了,而付出这样代价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淘宝商人继续卖UMD,该玩盗版的继续玩盗版,BBS上的管理员在打扫过论坛之后,关于这件事前前后后的就算是结束了,一切都如未曾发生。可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破解PSP新游戏的人在哪里,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又有谁要遭受网络冷暴力。一个一个汉化组成立又解散,一次又一次的攻讦和辱骂。有时候那些继续坚持互联网共享精神的人们也忍不住要问一句。大爷们,你们到底想怎样?从来就没温暖过我国玩家的尴尬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样一个不允许电子游戏机成为进口商品的国家里想要玩游戏需要付出很多曲折的代价。面对没有官方中文版和游戏首发必然不会到货的环境,网络共享发布和汉化一直是游戏圈最受关注的两个群体。而我们通常会把那些下载免费游戏的人称为伸手党——这没什么侮辱的意思,就和字面 上的意思一样,大多数玩家付出的无非就是下载的时间和点几下鼠标而已,他们可能未曾想过别人付出什么样的艰辛。最容易受到诟病的当然还是汉化组,游戏的汉化组和影视作品字幕组还不太一样。一般来说一个游戏的汉化过程都漫长又痛苦,除非特别有爱也没什么人会去做这件事。遗憾的是就算这么单纯的工作,一样有人不断表现出各种大爷丰采。“《XXX》的汉化怎么还没开始?汉化组的人都哪去了吗?”“你们说要汉化《XXXX》都已经快四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截图放出!”“垃圾,这汉化也太垃圾了!”“为什么没有人汉化《XX》,赶快来人开坑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汉化组面对外人询问工作进度时态度不怎么好的主要原因——大家只是在网络上做白工而已,忽然凭空多出这么多视察工作的,谁的心情也不会太好。而且大多数不顾别人感受胡言乱语的人反倒不会认真去体验别人的汉化作品,他们这么做通常只是因为网络上问句话没有成本而已,就像他们下载那些别人放出 的游戏和汉化补丁那样。在这间或里即使有许多真挚的感谢,也被淹没在各种责问之中了。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怎么被人尊重过,因此也不懂得怎样尊重别人。这样的无理取闹导致大多数汉化组行事低调,哪怕发布新版本汉化补丁也战战兢兢,生怕惹恼了大爷们招来不知道多少叫骂和喷贴。不管是错字、延期还是有了死机 BUG,总免不了要被人喷上一番。以至于后来许多搞汉化的都是做一票就走,搞完项目就宣布解散,免得被人整个团队一起喷。有的人说反正汉化组那么多,喷跑几个心理素质差的,还会有人继续干这个活儿。可这帮人不知道破解领域就那么几个能人,有人跑去DA的论坛喷他,有人在GEN小组的留言板上 刷屏,也有人各种喷国内破解的大神……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因为被他们喷的人才玩到的新游戏,他们很容易就忘记了这一点,正如他们希望别人善待自己,但自己完 全不懂如何善待别人。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常听人说起说一个道理:那就是你对某个人好,就得一直好下去,只要有一次不够好,以前所做的各种努力可能都会付之东流。说这话的人肯定对人性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他也一定经历过什么惨痛的教训。在 很多时候,做破解也好,做软件共享也好,或者搞汉化也好,都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你做得好就是几声赞扬,你做不好了马上质疑谩骂狼烟四起。这就好比许多软件 常年免费,忽然有一天收钱了,我们愤怒又失望地骂了一万句,这才记起来,按照这个世界的规矩其实本来就该收钱。只是我们享受了太多优待,把这优待当成了常 态。其实没有什么事是真正应该的。比如几年前有个台湾人宣布独立汉化《皇家骑士团2》的SFC版,但不外流。唯一要求就是申请汉化补丁的人 答应不要外泄,同时附上自己手中正版《皇家骑士团2》卡带的照片三张。这要求其实不算过分,也比较符合台湾玩家尊重正版的习惯。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玩家并 没有SFC的卡带,移植版的PS和SS的正版光盘更不用说了。于是觉得无望拿到补丁的玩家纷纷登陆那个人所在的论坛,各种破口大骂,极尽诋毁之能事。当然骂完人家照例是不给补丁的,只是那些留言让彼岸的玩家又低看了内地玩家一次。大 概所有人都能记得那些汉化、字幕还和共享软件上都会标明是以研究和学习为目的,并不是用于商业用途,请于24小时内删除等等。这些字眼本身就已经是阐述互 联网共享的基本态度,一切都应该以发布者的决定为主,因为我们只是些伸手党。可偏偏有人就是想当发布者的主人,冀望于骂几句之后改变别人的意见。没错他们 是改变了,他们让更多的人学会了珍惜生命,远离破解和汉化。其实这种事远远不止发生在游戏圈,笔者一个朋友家境不错,为人又古道热心,开了 一家桌游店。经常有人电脑坏了打电话问他该怎么办,他说如果是小问题你就直接拿来修吧。那边的人就问要多少钱,他说一般情况下不会收钱。然后电话那边的人 往往沉吟片刻,说好吧我再想想就挂了电话。这位朋友就不太明白,免费修电脑什么的为什么会让人那么犹豫。后来经旁人之口才知道,原来很多人已经不相信有素 不相识的人可以免费帮别人忙这种事发生了,在他们看来这个社会上的每一次举手之劳都要明码标价,否则就有更深的阴谋。我想这也是很多人面对 破解、汉化和游戏共享发布等情况时的内心真实写照。对于社会大环境的怀疑,对于他人目的的揣测和出于自身的不成熟造就了众多的网络喷子,在一个不必担心责 任问题的地方指责别人的确是一件爽快的事。更重要的是网络冷暴力所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追查,毕竟法不责众,犯错的是一批人而不是一个人。这个责任无法落实 到谁头上去。我们所向往的自由自由宣言里对自由的定义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你所做 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在发表自己看法时能够想起这句定义。在网络这个目前最开放的平台上,许多人努力寻求自由,却借着自由之名做着无尽伤 害他人的事。这就像往往我们渴望公平,又希望自己拥有并利用那些不公平的力量;我们渴望尊重,却总在话里话外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尊重;我们渴望得到而很少付 出,却总在抱怨别人付出的太少……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自由,只是在扼杀自由所带来的种种可能而已。我们对互联网最大的贡献,不过是我们 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通用户而已。而我们如果还想让这个世界更繁荣快乐一些,对别人的肯定和宽容是不是更重要呢?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在国内被称为“大神”的网 友在《寄生前夜 第三次生日》破解遇到瓶颈后又一次出现,玩家们又一次玩到了最新的免费游戏。经过失去再度拥有,让很多人的改变了自己的言论。这不禁让我想起当Dark Alex宣布自己退出破解界不再研发自制系统的时候,在中文论坛里看到那许多叫嚣着“DA大神已经不行了”,“快滚吧,那么久都不更新系统”的声音。在这 些Dark Alex看不懂的中文帖子里,我小心翼翼地写上“感谢你这么多年来的辛勤工作,让我们玩到了那么多好游戏”这样一句话。今天我在这里又一次说出来,觉得这 样的话每一个字都没有错,并认为这才是对互联网共享精神最大的尊重。
2 0 1953天前
admin
5175
     转自:http://tieba.baidu.com/f?kz=727672787      1、小时候看课本说月球上能看到长城      ——事实上如同人从50米外的距离看一根头发丝……          2、几个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牛顿同学和苹果的故事      —— 关于牛顿和他的苹果是伏尔泰编的,据说他是听牛顿的侄女说的,当然牛顿的所有手稿里没提到那只苹果。      达芬奇小朋友和鸡蛋的故事      ——达芬奇和爱因斯坦可爱的童年生活作者不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达芬奇成为韦罗基奥的时候已经13、14岁而且有一定绘画功底了。      爱因斯坦同学和小凳子的故事      ——然后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还行,就是有点偏科,干嘛非说人家小时候傻呢……      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      ——华盛顿和他老爸的樱桃树是某米国出版商制造出来的儿童文学……          3、瓦特看见水壶烧开产生灵感发明蒸汽机      ——蒸汽机在瓦特出生前有,他只不过改良了而已……          4、菠菜富豪含铁元素      ——菠菜铁元素确实比其他蔬菜高那么一点点,关键是当初科学家点错小数点,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动画片。          5、兔子应该吃胡萝卜      ——养过兔子都知道,很少有兔子吃。          6、鱼翅燕窝营养丰富      ——居然真的会有人相信鲨鱼鳍和鸟口水有什么营养价值……燕窝除了鸟口水之外,MS还有半消化状态的鱼虾,实际营养不如粉条和木耳!          7、怀孕不能养猫,有弓型虫      ——只要去宠物医院做次排虫测试就成,医生为图省事说的,不只是猫、猪牛羊等触类都能感染弓型虫。而且比例上来讲比猫不知道高多少……而且猫一生也只感染一次弓型虫。绝大多数感染过弓型虫的人一辈子都没养过猫。          8、锂电池前三次充电要满12小时      ——以前的电池是需要充分充电,用来激活,现在都是锂电池了,是不需要这样做的。          9、电视电影里常见的,某黑丶社丶会“专家”拿根手指蘸掉白色粉末尝尝就知道是毒品      ——如果真这样做……那是找死,纯度越高死的越快。          10、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原话是“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          11、老师常用‘吾生有崖,而知无崖’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      ——其实……原文是“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完全相反。          12、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吃消炎药可以治感冒      ——晕了          13、吃麦当劳、肯德基索要发丶票是爱国,去家乐福、沃尔玛索要发丶票他们就不能偷税了      --------餐饮业纳的是营业税,而麦肯那种快餐业都是专用的税控机器。人家纳不纳税,纳多少,跟你要的那个发丶票是没任何联丶系的。要发丶票的唯一用处就是可以刮奖。          14、1999年7月……恐怖大王从天降      ——这个不用证明了吧……      15。“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是泰戈尔大师写的      ——是张小娴女士的杰作。          16、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原句为‘上帝不掷骰子’这话主要针对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毕竟是犹太人。“上帝不掷骰子”是爱因斯坦对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评价。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即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动能和势能,对动能的测量会影响到势能,反之亦然。当时世界物理学界为之一片哗然,很多重量级的物理学家都反对这个理论,就连海森堡最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也反对。所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以被描述的。年轻的海森堡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甚至哭出声来。可是时间证明了真理,现在测不准原理已经成为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17、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拿破仑      ——原话是‘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1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其实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人民能做的事,由他们去做;不能做的事,要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原因。古代没标点害人啊……          20、周总丶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虽然大多数国人都很想相信,但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21、小时侯老师说过美国西点军校挂雷锋的头像.有雷锋手册什么的.每天向雷锋学习.老师都以这个事情向我们宣传叔叔多么的有名      ……哭,人家根本没有!纯粹是国内愤青的意淫。猫扑的朋友想下,美国人可能信奉“学习雷锋好榜样”么?          2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可怎么活啊,现在成夫妻关系的了。混乱……          24、梁山伯与祝英台      ——文学创作果然是神奇的……梁山伯其实是明朝的清官……,祝英台南北朝魏国的女侠……两朝代相差700多年,只是被埋的近而已……还有种说法是,埋梁的时候那地里挖到祝的碑,就埋一起,冥婚??          25、陈世美抛妻弃子,武大郎的身高,杨门女将,杨家将      ——杨业就一个儿子,杨延昭,也就是俗称的杨六郎。所谓杨家七个儿子是假的。陈世美的朝代比包公早很多,是个非常好的清官,得罪了权贵被传成了一个##遭后世唾骂。(可怜的人)          26、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丶血,空城计      ——三国演义里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丶血而死是罗贯中胡扯的,原因在于罗屡试不第并迁怒于某周瑜的后人,故在书里意淫泄愤。事实上现在周瑜的族人还有族谱,证实此说纯粹造谣。 诸葛亮根本没做这回事,但是据说曹操曾有类似演出,引易中天一句话,难道司马懿那么蠢不会叫个弓箭手把诸葛亮射下来吗?          27、李时珍画像(一慈眉善目老爷爷)      ——其实是现代画家根据李时珍遗物意淫的,据考证李时珍相貌凶恶满脸络腮胡身材魁梧大概和张飞李逵差不多形象……          28,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9,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3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1,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3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告诉你,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2 0 1953天前
admin
5883
转自:51cto技术栈最近听到的都是大裁员消息,8 月,美团、拉勾爆出裁员信息;10 月, 阿里、京东等企业不同程度“缩招”。上个月,富士康又被爆出裁掉 34 万人。多么震惊的数字,危机来得措不及手。“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就被通知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一位被裁的 42 岁互联网高管说到。这个时代真是残酷得让人有点害怕,前一秒还是年薪几十万的高管,后一秒就变成上有老下有小的无业游民。但高管至少手握资源,有资本去寻求更好的工作,但对于不懂研发,不会技术的千千万万流水线工人来讲,想再找一份好工作就难了。一位作家评论说道:未来几年,裁员情况只会越演越烈,这个时代不再有所谓的稳定工作,每个人都要做好被裁的准备。话很扎心,却又很实在,就业寒冬正在悄悄降临。就在 12 月 5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称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 50%。2019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 6 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或按 6 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 50% 的标准确定。上述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列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支持力度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 15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其实裁员潮不仅仅在国内,就连美国也不例外。Verizon,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在美地位类同于中国移动在中国。前几个月 Verizon 传出裁员 44000 人的消息。裁减波及总员工的 30% 以上,主要针对“长期员工”,即那些为公司效力了多年的中年人。事件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说,“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有娃有房贷的中年人”,这句扎心调侃的背后,是中年人为保一份工作如履薄冰,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用。该被裁,还是被裁。为什么主力裁减群体每次都是瞄准中年人?总结下来,不外乎老员工天然身负“四宗罪”:贵。入职多年,待遇比最初翻了几番。裁你一个等于裁几个新员工,还只用得罪你一人,为什么不裁?惰。老员工与公司,多少有点儿像七年之痒的夫妻。激情早褪去了,体力耐力爆发力也跟不上了,嫌弃你不是正常?油。混迹多年,各种流程门儿清,既能优雅推卸责任又能钻制度空子,资深老油条谁还想留着你过年?怂。闹翻了,中年人有家有口,兴许还指望着赔偿金,大概率是不敢怎样的,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愣头青可就不好说了。此次执行裁员举措的新任 CEO 卫翰思(Hans Vestberg)先生,在入职 Verizon 前曾是爱立信公司的前任总裁。他在前东家期间,就多次做过完全一样的裁员之事。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先前也因业绩不佳被爱立信董事会裁掉。由此可见,越是成熟的大公司,流程化、制度化越完善,缺了谁都一样运转。公司根本不担心后继无人。无怪乎这类大规模裁员,在大公司不算鲜见。社会疾速,时代很残酷。“稳定”二字,逐渐成为最不稳定的风险。有远见的人,早就给自己安排了后路。1.大裁员环境下,永远不要假设危机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财经作家薇薇讲过一个例子:她有一个读者,2008 年的时候毕业,进入沃尔玛,非常厉害,全球 500 强排名第一的企业,她在公司做管培生。当时来看,前途一片光明。可几年后,电子商务兴起,京东淘宝风生水起,线下零售吃紧,无论是巨头沃尔玛,还是其它零售门店,遭遇关闭大潮。沃尔玛开启裁员大潮,而她成了被裁员的第一批,因为根本没有员工可以给她培训了,大部分工作被机器人替代,而机器人根本不需要她来培训。有一句话讲的很好:打败你的,永远是你看不见的对手。我的一位朋友,今年刚好 30 岁,曾经在家人的各种走关系下,进了当地一家银行,当时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然而短短风光 3 年,他就被末位淘汰出来了。上周他跟我聊天说到:这个时代真的变化太快了,我一直以为的铁饭碗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你说我这个年龄还能做点什么?我苦笑:如果这三年,你保持点危机感,也不会被裁得那么快,拿着稳定的薪水,干着机械性录入资料的活,你觉得你能干一辈子吗?曾经看似体面风光的银行业,早已成了裁员的“重灾区”,据数据统计仅 2017 年,五大国有银行总共裁员 2.7 万人,伴随的还有日益下降的薪资。银行利用人工智不断在淘汰掉前台、柜员等基层员工。当银行败给了支付宝微信、方便面输给了外卖,服装店输给了淘宝、香飘飘输给了奶茶店.....你会发现,没有一个行业,一个岗位,能永远大把大把捞钱。国企改革,互联网转型,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事业单位,即使是公务员,也一样被这个时代大潮裹挟。就如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离职的时候说:即使你战胜了所有对手,但同样输给了时代。2.别人在拼,而你在混,下一个被裁的就是你大家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阿里无人酒店正式开业: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文中那位做了十几年收费员的大妈说到:我 36 岁了,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现在我什么都不会,你叫我怎么出去找工作?可怜又可叹,我们常常沉浸于自己的岁月静好,而社会却依旧如江水般滔滔向前,待我们被一个现实的浪头拍醒,才发现已经落后了好多。35 岁的孙芝,是一家 100 余人的教育类创业公司的女老板,今年 10 月她裁掉了 40 位员工。“并不是裁员,而是劝退,这些员工没有跟上公司的成长,有点被边缘化。被裁掉的这些员工大都还停留在简单的重复劳动上,我不需要只停留在执行力层面的员工。”孙芝说到。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面临被裁员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懒惰,更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只是他们天真地以为,我付出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能得到不错的回报。如果非要说他们哪里错了,在我看来,他们错就错在,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变化。社会疾速,时代很残酷。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你隐居三年,彻底与世隔绝,当再次回归红尘之中,你会感到恍如隔了一个世纪。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别只顾着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3.岁月何曾饶过谁?除了那些有准备的人在这个被任意洗牌的社会,如果你想追求安稳,简直就是妄想。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如果青蛙一直陶醉在稳定的舒适区,幻想着岁月静好,结果只会是:水热到发烫,最终无力跳出。在这个变化不断的时代里,我们就好像在大浪里航行的船,要学会和风浪抗衡,而不是奢望什么岁月静好。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你要明白:“在这个时代,你的工作会背叛你,你的行业会背叛你,你的专业会背叛你,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你的认知和你的能力。”你必须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并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接纳变化、死磕目标、持续成长...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面对“裁员”的那一天,从容地笑着离开,而不是焦虑彷徨束手无策。当“黑天鹅”袭来,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惊不慌,体面离开。
2 0 1955天前
快速发帖 高级模式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666号 桂ICP备14001770-3号
感谢景安网络提供数据空间
本站CDN由七牛云提供支持
网站已接入ipv6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如果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右侧按钮与我们联系
Your IP: 18.191.13.255 , 2024-04-26 09:21:02 , Processed in 0.42602 second(s).
Powered by HadSky 8.3.7
知道创宇云安全